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芦苇画》:充分展示芦苇画的发展传承与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3.04.23 点击量:?

近日,河北人民出版社推出《芦苇画》一书。该书以朴实自然的笔触、生动活泼的民俗故事、精美绝伦的芦苇画作品,充分展示了芦苇画的发展传承与艺术魅力。本书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3年第一季度影响力书单。

《芦苇画》一书分为七个章节,以翔实的资料回顾了芦苇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前世今生”,以细腻的笔触充分描述了它以传统民俗为本、乡土生活气息浓郁的艺术风格,以丰富的案例全景式地展现了它在创作上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艺术形式融为一炉的时代新貌。

关于芦苇画的历史演变,书中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写起,指出其中的“葭”就是芦苇,可见芦苇自古便与文艺结缘。芦苇画从唐宋时期白洋淀苇编之一“苇席”衍生而来,明代起称“苇编画”;清代受瓷器制作技艺和西方文化影响,从色彩和立体效果上进行了改进,更名为苇编工艺画;到20世纪80年代,芦苇画制作工艺日趋成熟,赢得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2009年,安新县芦苇画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书中对芦苇画与白洋淀的渊源进行了详细介绍。芦苇作为白洋淀的一大特色物产,曾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的收益,有“一淀水一淀银,一寸芦苇一寸金”的说法。作为白洋淀独有的民间艺术,芦苇画在色彩运用上以芦苇自然色为主调,点缀少许明快色彩,配以红或黑相间的底色,形成醒目大方的艺术风格。书中还展示了大量精彩的芦苇画图片,既包括山水花草、虫鱼鸟兽、人物形象等传统题材,也包括雄安风情、居民生活等现代题材,充分体现出芦苇画表现题材丰富、涵盖范围广泛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收录的芦苇画作品,均为本书作者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苇编技艺传承人杨丙军的作品。

本书以融媒体形式打造,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画为一体,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收看、收听非物质文化遗产苇编技艺传承人制作芦苇画的全过程、芦苇画的相关故事,使阅读变得生动立体,能够让读者多维度体会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

《芦苇画》是河北人民出版社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策划组织的“中华技艺书系”中的一种,丛书所收入的均为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广泛的中华传统技艺。其中《定瓷》《剪纸》已出版,随后还将陆续推出《缂丝》《内画》《年画》等系列作品。


版权所有:乐鱼网页版

冀ICP备11021998号-1

地 址:石家庄市友谊北大街330号

技术支持:河北卓越科技信息有限公司